心灵绿洲
心理知识

破窗效应

发布时间:2020-03-22    作者:李文韬    来源:     浏览次数:


从前有个小男孩,叫什么不重要,姑且叫他小明吧。

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活泼调皮,心地善良,成绩也很好。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小杨,算是他在这个班最熟的人,还有一个坐在他斜后方的女生小澜,跟他也算熟。

小明有一天突然想跟小澜开个玩笑。他想把小澜的笔袋藏起来,让她找不到然后再还给她。但是他觉得这样做容易被当做小偷,于是在一天上午他趁小澜不在把笔袋塞进了小杨的书包,拉上了拉链,想着到时候小杨拉开书包拉链发现笔袋的时候惊讶的神情应该挺有趣的。

可是后来事情的发生有些超出小明的预期:小杨直到下午也没有拉开书包的拉链。小澜找不到笔袋后直接报告给了老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叫全班同学检查一下抽屉和书包看有没有拿,小杨这才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书包里掏出笔袋。

小明傻了,小杨找到笔袋时的“不是我拿的”在他耳边回荡了很久,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老师坦白。小杨从老师办公室回来的时候看了小明一眼,小明有些心虚,心里知道小杨已经原谅他了,但友情终是一去不复返了。

后来有一天放学,小明正在游乐园玩耍,班上一个长得壮实的恶霸带了两个小弟走了过来:

“听说你栽赃陷害别人,我叶良辰素来路见不平一声吼,兄弟们,上。”便带着小弟奔向小明。

那天,残阳如血。

后来全校都知道了,小明“栽赃陷害”的帽子便一直扣在头上。叶良辰时不时欺负小明,众人只是冷眼旁观,甚至有好斗者也来掺和一脚。小明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一,便有作弊的流言充斥在大街小巷。

之后他转学了,我就再没有见过他。只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躲在老师办公室门后,双眼已不再闪烁。

这便是破窗效应在教育行业中具有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员工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员工”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我很久之前曾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文章说评价一件事时,切忌从这个人的角度出发。比如说一个人约会迟到了,你应该说的是:“你今天怎么迟到了?”而不是“你这人怎么又迟到了?”;又比如你交代给一个人一些任务要他完成,他应该没有完成,相比起“他这人能力不行”,我想“他这次的决策欠妥”要更容易让人接受。


毕竟士别三日,便须刮目相看。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盖棺”才能“论定”